发布时间:2025-05-02 11:03:16
资产阶级革命至近现代
资产阶级革命至1850年
法国先贤祠,先贤祠,其法文名Panthéon,源于希腊语,最初的含义是“所有的神”。这类的建筑,通常以供奉诸神而著称,顾又称万神庙,它是大革命前夜最大的建筑物,启蒙主义的重要体现者。
1790年教堂竣工时,法国大革命已经如火如荼,路易十六全家很快就要被杀头,到处都在杀教士、毁教堂,圣吉纳维夫的骨灰也被抛进了塞纳河。幸运的是,这座还没有成为教堂的教堂没有被狂热的革命群众捣毁。革命权力机构“国民公会”决定把它改做纪念堂,安葬伏尔泰、卢梭以及其他革命先贤伟人,以鼓舞民众,集聚民气。
复古主义建筑是19世纪继古典主义建筑之后流行于欧洲和美国的建筑风格。以模仿历史上的建筑形式和格局为特征,。包括古典复兴建筑、浪漫主义建筑、折中主义建筑,如美国纽约旧海关大厦(古典复兴建筑)、英国国会大厦(浪漫主义建筑)和巴黎歌剧院(折中主义建筑)等。
巴黎歌剧院是由查尔斯·加尼叶于1861年设计的,是折衷主义代表作,其建筑将古希腊罗马式柱廊、巴洛克等几种建筑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规模宏大,精美细致,金碧辉煌,被誉为是一座绘画、大理石和金饰交相辉映的剧院,给人以极大的享受。是拿破仑三世典型的建筑之一。
二战以后的主要思潮
勒·柯布西耶在他1923年的著作《走向新建筑》里说过,住宅是居住的机器;新建筑有五个特点:底层架空、屋顶花园、自由平面、横向长窗、自由立面。
代表建筑作品有萨伏伊别墅(巴黎)、朗香教堂、昌迪加尔议会大厦(粗犷主义)、马赛公寓等。
拉德芳斯是法国巴黎都会区首要的中心商务区,拥有巴黎都会区中最多的摩天大厦,除此之外地标建筑新凯旋门即座落此地区。根据大巴黎长远规划,为打破巴黎城大聚焦式结构,城市向西北方向发展,以形成带行城市,目的是解决巴黎中心经济职能过于聚集问题。——实现了柯布西耶的规划构想——人车立体分流体系规划。
萨伏伊别墅(巴黎)
朗香教堂
昌迪加尔议会大厦(粗犷主义)
马赛公寓
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
它的设计新颖而独特,两个新月形的大楼环抱著一个蘑菇形的会议厅,整个建筑的设计出自芬兰建筑师威里欧若威尔(Viljo Revell)之手。它代表著多伦多的历史和成长史。两座大厦中,东侧的一幢为27层,西侧的一幢为20层,在东侧楼的第27层有眺望台。东边的大楼有27层,西边的大楼20层,会议厅两层。从天空俯瞰,整个的市政厅就像一只眼睛,因此,人们称它为“天眼”。
巴西利亚国会大厦——尼迈耶
建成于1958年,在一个矮平的建筑物上有两个碗形屋顶,一个正放,一个反扣,分别为上、下议院的会场,其后是27层办公楼,为两片紧贴的板式建筑。整个议会大厦外形十分简洁,横与直、高与低、方与圆、正与反的强烈对比,给人以现代派的深刻印象。
位于巴西利亚的国会大厦。国会大厦的两座楼并立,中间有过道相连,成“H”形。“H”是葡萄牙文“人类”的第一个字母,因此这个造型寓意“以人为本”和“人类主宰世界”。国会大厦前的平台上有两只硕大的“碗”,一只碗口朝上,是联邦众议院的会议厅,因为众议院开会时向公众开放;一只碗口朝下,是参议院的会议厅,因为参议院审议的议题常常涉及国家机密。
纽约联合国总部——史密森板式风格
米兰皮瑞里大厦
设计人之一意大利建筑师G.蓬蒂提出“有尽形式”原则,认为建筑物两对边的延长线应在不远处相交。据此,他为皮瑞里大厦设计了一个两端开口的由折线构成的梭形平面,两个长边延长线的交点位于大厦所处地段的边界上。而开口处两边的折线角度较大,在其延长线的交点附近布置建筑小品,加强了“有尽”的效果。32层的大厦拔地而起,与檐口隔开一段距离有一块通长平板,在竖向上打断了视线的延伸感,也体现“有尽”的意图。
利华大厦(Lever House)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高层建筑,1951~1952年在纽约建立,由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,作为纽约利华公司的办公大厦.共24层,上部22层为板式建筑,下部2层呈正方形基座形式,全部用浅蓝色玻璃幕墙.该建筑获得1980年美国"25年奖".
开创了全玻璃幕墙“板式”高层建筑的新手法,成为当代风行一时的样板。
纽约西格拉姆大厦
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密斯·凡·德·罗和菲利普·约翰逊。大厦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密斯·凡·德·罗一贯的主张,那就是基于对框架结构的深刻解读,简化的结构体系,精简的结构构件,讲究的结构逻辑表现,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自由划分的大空间,完美演绎“少即是多”的建筑原理。
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
一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,这个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,南北长168米,宽60米,高42米,分为6层。大厦的支架由两排间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成,楼板可上下移动,楼梯及所有设备完全暴露。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。文化中心的外部钢架林立、管道纵横,并且根据不同功能分别漆上红、黄、蓝、绿、白等颜色。
蓬皮杜中心建筑物最大的特色,就是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。建筑兴建后,引起极端的争议,由于一反巴黎的传统风格建筑,许多巴黎市民无法接受,但也有文艺人士大力支持。有人戏称它是“市中心的炼油厂”。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“高技派”(High-tech)风格。
这些外露复杂的管线,其颜色是有规则的。空调管路是蓝色、水管是绿色、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。
尽管有这些极端的争议,开馆二十多年来,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已吸引超过一亿五千万人次入馆参观。
外国建筑史——西方建筑之美全篇就结束了,以后小达将为大家分享更多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,大家敬请期待哦~
Copyright © 2022 四川中达建诚工程管理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1032956号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(四川)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高新区益州大道中段555号星宸国际B座8楼
技术支持:
建筑设计公司 建筑设计院